小编: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7日讯(通讯员 马玉文)很方便!太好用了,辛苦群主为我们开发这么好的程序!这是长沙理工大学的几名老师体验了在线课程云考勤程序后的反馈,编写程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7日讯(通讯员 马玉文)“很方便!”“太好用了,辛苦群主为我们开发这么好的程序!”这是长沙理工大学的几名老师体验了在线课程“云考勤”程序后的反馈,编写程序的是来自长沙理工大学2019级教学改革试点班的学生马登和刘宇浩。


(来自老师们的考勤软件使用反馈) 由于疫情影响,上网课成为了常态。但因为网络不稳定或是班级人数较多,考勤成了老师们在上网课时遇到的难题。看到老师们的困扰,也为了督促同学们在家学习,长沙理工大学2019级教学改革试点班学习委员马登和同学刘宇浩一起尝试着用刚学过的计算机语言编写了一个考勤程序。
(第一版的考勤程序界面) “由于不熟练,做程序时遇到了不少问题。最开始的程序需要老师自己输入考勤表的名称,后面增加文件浏览功能的时候想了很多办法,我们多次测试程序,不会的就上网查资料,同时还向老师和同学征集意见。”短短三天时间,在高数、计算机、英语等学科老师的帮助下,程序的完善度越来越好,使用考勤程序的老师们都称赞其“简便易行”。 国际学院院长陈瑜介绍到:“平时教改班的学生就会用软件画奥运五环等有趣的图案,这次编写的考勤程序实用性很强,真正派上了用处!疫情期间学生们多思多悟、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学习得有意义。” 虽然学校仍未通知正式返校,教学改革试点班学生们在原定开学的2月15日便自行组织了线上的“开学”仪式。土木类和机电类教改班分别建立了“假期不虚度”和“每日一打卡”QQ群,作为专门的学习打卡群,每晚19:00起,60名学生在群里分享每天的学习打卡截图,记录每日学习、生活情况和第二天的学习计划作为“作业”,辅导员给每人的“作业”作简短点评。原本只想坚持21天的打卡计划,没想到坚持了两个月,学生们完成了3600余条学习记录,每天无人缺席。从最初的简单的任务,到现在的学生们乐在其中,不知不觉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学习有些不同于学校学习,它更需要更高的自律和自我规划,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依旧可以保持认真专注。学习打卡不仅记录自己一天干了些什么,而是记录自己有哪些事情没干,让我能更好地反省自己,以此激励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以后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慢下来,才能更好的前进。”
(学生在QQ群的学习打卡记录) 除了分享专业学习,学生们还宅家自学了办公软件、视频剪辑等技能;有时也会在每日学习打卡记录里分享为家人下厨、自己在家建了个“英语角”的趣事;还有的学生偶尔吟诗一首,为湖北的同学加油打气,分享疫情期间的思考……宅家学习的生活也丰富多彩。监督网上学习,这个班编了个程序来考勤 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试点班于2019年秋季首次招生共60人,其中土木类(土木、交通、水利)试点班30人,机电类试点班(电气、能源、机械)30人。教改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和6个最强工科学院的力量,通过探索理工科多元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学术发展潜质好,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精英。 [责编:刘宇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当前网址:https://www.bjzy8.com/koyu/2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