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培训机构 >

“幼升小”,这样就会不焦虑!小学怎样培养优等生,你更应该知道

培训机构 在线英语 浏览

小编:原创:小桐泡爸爸:教育行业资深从业,文章权威报刊发表,带5岁小桐泡自娱自乐诵读古诗400首了!公众号:小桐泡一家 幼升小不仅仅是如何准备、课程学习、学习转变,我们更要贯

  原创:小桐泡爸爸:教育行业资深从业,文章权威报刊发表,带5岁“小桐泡”自娱自乐诵读古诗400首了!公众号:小桐泡一家

“幼升小”不仅仅是如何准备、课程学习、学习转变,我们更要贯穿整个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孩子的一生,提前思虑谋划。很多孩子越到后来,学习后劲越不足,成绩不理想,究其深层原因,也许就在家长的日常思考和谋划。 本篇涵盖:小学语数英的要求和孩子如何更好适应小学以及相应的准备

 

   我家“小桐泡”很快要面临上小学,正好趁着疫情在家时间多,自己可以带,应该帮孩子认真规划一下“幼升小”的事了。 “幼升小”,首先重要的几个事,就是语文简单的书写,汉语拼音;英语的简单书写,英语的教材和单词的熟悉;数字的书写,数学的简单加减运算。 其次,我们更要关注潜藏在成绩后面的“素养”。一次优秀靠运气,常常优秀靠素养。 再者就是,回到现实,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什么准备。

   第一、先说“幼升小”语文的学习。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幼升小”语文入门,很重要的是汉语拼音和基本的书写。 可想而知,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课堂,也许集中精力、持续坐得住的时间都很有限。在适应小学规范的同时,还让她能高效听课,恐怕困难挺大。 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家长要养成孩子提前规划预习的习惯。 这个提前预习,刚开始需要家长带着做。哪怕和孩子一起,做一年级半本书或者开头1/3的课本内容的预看准备,个人认为都管用。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素养里,还潜藏着一个更为重要的实践规律:会复习的同学,全班第一;会预习的同学,级部第一。 原来优等生的家长,常常是有所准备的。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遇到过很多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常常发现,成绩弱的孩子,首先没有的习惯,那就是预习的坚持。 “幼升小”的汉语拼音课,调查往届家长,发现是这样的: 学校老师讲课的课时也就是一个月,30个课时左右。同时,汉语拼音,重要的是熟练和应用,这个需要家长平时带着孩子练,不能松懈。 这也是上小学正式语文学习的开始,家长能让孩子旗开得胜,很关键。当然,这也是今后孩子识字和“说标准普通话”的基准。基准错位,纠正太难。 另外,我们家长一定要记住这样的理念,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学校课堂是用来讲新课的。道理讲通了,“识记”的内容一定是课下进行的。家长要有所准备。 也就是说,永远不要寄希望,孩子的学习问题,都能在学校课堂上解决! 课堂仅仅是开始,“幼升小”,这样就会不焦虑!小学怎样培养优等生,你更应该知道而且,所有孩子听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如何让孩子日后能脱颖而出,和别人不一样?

   语文“幼升小”,再就是汉字书写。 这个课程,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许需要借助外力。因为家长如果本身写字就不好,如何教孩子? 而且,即便学校有书法书写课,也几乎没有可能天天教孩子书写,这个功夫一定是家长天天带着孩子做的。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孩子收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没上清华,后来孩子上了人大的法商双学士专业。我们都知道,人大的法学专业,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位妈妈现在还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 每天晚饭后,要求孩子一定要有半个小时的练字时间,妈妈负责铺纸备墨,雷打不动。时间长了,到了高二,孩子居然可以在学校办个人书法展了。 这个孩子是在北京西城的超牛校上高中,在学校开个人书法展,是不是自己信心爆棚的事?接下来的高中所谓的苦,也许对她来说,就是历练和享受了。 也就是,孩子练习书法,会有书法之外的收获,练习音乐,会有音乐之外的收获。而恰恰这个“之外”的收获,往往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强劲的学习动力,这个也需要看得远一些,更关键的是家长的支持和坚持。

   兴趣爱好,“幼升小”的家长尽可让孩子学习,这是一个“普选”。之后,孩子一生定下来发展什么兴趣爱好,还真不一定呢!但,可以试。不试,孩子是天才,咱也错过了,可惜! 对于家长来说,“幼升小”的中文书写,主要的就是矫正孩子的基本笔画和基本字的书写,这个看起来也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是,要写好,需要坚持力、毅力。 第二、再说说“幼升小”的英语。 一年级英语,学校课时远远少于语文课程内容,学习更简单。三年级英语课才开始比较多。学英语,简单说就是单词和课文,背和记。 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早学英文,多学英文,本人认为也是可以的。 音标要不要提前学?可以的,但对于幼儿来说,还要将兴趣和学法规律糅合在一起比较好。 我上过外教的课。近期也亲自陪同孩子,亲自体验我们家“小桐泡”的线上外教幼儿英文课。母语的英文学习,其实是从单词发音开始的,而不是从音标开始的。 就像中文孩子学着叫“爸爸”“妈妈”,不是孩子一开口学说话,先学拼音的。所以,幼升小,要不要系统学音标,怎么个学法,需要思考。 我感觉,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学每个单词的时候,适当渗透发音的,尤其是孩子发音不准的单词和句子,着力纠正就可以了。 学到一定程度了,再综合性的识记一下音标,也不是不可以。

   核心的问题,请一定留意: 就是看孩子的情况,不要让孩子感觉很吃力。如果很吃力,毫无兴趣,那就该停止,学别的。 正像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所倡导的育儿理念:这需要等待时机。不是孩子学不会,是孩子这个时间,不适合学习这些,等合适的时间再去安排学,自然就会了。 带孩子,有时要学会等待。

   但,对于英语的书写,就是26个字母的书写,是可以提前练习的。 这个实际比中文的书写要简单,因为中文有很多的造字法,每个字几乎都是独立的,都需要单独记。 尤其中文的读,实际就是识字认字。字的读音常常不一样,这个字会读了,并不代表另一个字你会读。 00:16英文不一样,只要你练习了26个字母的书写,之后,再写英文,就是字母的组合,26个字母之外,绝没有第27个字母。 英语读音,掌握基本的发音规则,再读英文,即使不知道意思,也可以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英语语言能力。 所以,“幼升小”学英语,有可能的线个字母的书写,对孩子学英语,作用大,又简单。 我就在带孩子做这个事情。

   而且,我带的学生里面,我也常常给他们倡导,练习英文的书法,一般书写好26个字母,两个星期,孩子写英文就有模有样了。 英文书面整洁,字写得好看,常常也会得到老师同学家长方方面面的赏识,不知不觉也会增强孩子学英语的自信心。我几乎没有听说,这个孩子英语书法写得特别棒,但是,英语成绩很差的。 这个也是“功夫”在“功外”了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许就是带孩子的境界吧? 这个可以做!

   第三、“幼升小”的数学,实际要更简单一些! 简单的加减运算,还要孩子写好1到10的数字,看起来不难吧。书写数字,这个是要家长带着孩子勤加练习,就可以写好了! 借鉴小学一年级老师的课程表,“幼升小”后,学校数学的进度是这样: 刚入学,是数数和位置,5节课; “1到5的认识、加减法”,10节课; “认识图形”,3节课; “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要上19节课; 第3个月、第4个月,认识11到20,认识钟表,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足有20节课;最后是总复习。 一学期就过完了,是不是很简单? 第二学期,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 孩子上完了第一学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也会跟得上进度的,家长不必现在就着急!

   正如一位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数学高级教师所说:学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数学思想和数理逻辑,联系生活,让孩子喜欢数学,发现数学美! 正像画画一样,培养孩子喜爱数学的兴趣,也许更是我们“幼升小”的家长,应该给孩子的数学学习,最先打上的“底色”。 我们日常是妈妈,带着“小桐泡”练习数学的。 有一次妈妈也想看看别的辅导机构,对孩子“幼升小”的指导,会不会比家长更好,顺便也看看辅导机构的“幼升小”的数学教什么。 妈妈专门约了网上和微信上宣传特别多,全国有名的一家辅导机构。 这个数学“幼升小”线上“一对一”的课,正常一次50分钟。差不多到30分钟的时候,老师就讲完了。 我也听了一些,总体感觉是,30分钟,老师好像也没讲什么,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孩子没有互动起来。 带幼儿的都知道,孩子动不起来,听课没兴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要么方法不对,要么时机不对,要么内容太深或太浅,总而言之,更多的要从成人身上找原因。 孩子是一张白纸,她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可以从成人的身上找到影子。 等孩子听完了这个“一对一”课,妈妈平和地征求孩子的意见: “要不要学?” 宝宝自己十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喜欢,不愿意学。 实际是这个课的吸引力不够。无论从亲和力、讲课内容、呈现方式,对孩子都没有吸引力。 “宝宝,你觉着是老师讲的好,还是妈妈讲的好?” “妈妈讲的好”宝子不假思索。 虽然这样的问话,孩子多半会答:妈妈教的好。 但,作为大人,我们从孩子听课的状态,还有孩子回答问题的语气表情,可以做出判断。这是孩子的真实想法。 本来想给孩子报一个线上班的,这个想法就打住了。

   第四、具体实操篇: 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幼儿园和小学有很大不同: 1、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游戏中学习,小学以学知识为主,没那么“好玩”。所以,适当的小学学习方法的积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培养。我认为适应小学,这是核心。 2、管理方式不同:幼儿园一个班3个老师时时围着孩子转,小学配备班主任,但,平时上完课就走,其他时间,孩子要自主安排。这样,孩子的家长要适当让孩子适应这样的环境。 3、学习环境的不同;幼儿园小板凳,老师讲,很灵活;小学,固定位置固定课桌,不能乱。 4、人际交往不同:幼儿园老师带着,人际交往简单;小学,老师不可能时时盯着每一个孩子,所以,孩子和小朋友有礼貌、平和相处的交友能力要提前培养。

   既然有很多大的不同,需要调整和准备的具体事情,主要有以下这些: 1、作息时间提前调正,小学每节课40分钟,幼儿园一般20-25分钟,让孩子坐得住,很重要。一般提前半个月到20天调整,就来得及。 2、守规则,少请假:幼儿园可以请假,因为没有功课压力;小学一般课程有衔接,尽量少请假,落下课以后孩子可能听不懂。 3、小细节,大问题:上洗手间的问题,幼儿园基本随时可以去,小学一般只安排在课间,要孩子提前适应。 午休不像幼儿园,有午床铺,老师管着。学校即使有午休,一般就1小时左右,在班级趴课桌小眯一会儿,或校内散步。这要提前向老师问清楚。 4、物品准备和熟悉学校环境:建议学校开放日,爸爸妈妈陪孩子,都要在学校实地走一走,提前熟悉一下,让孩子不陌生。学校,常常会发放一些具体的入学指导提醒,家长一定要细细阅读。

   有没有不适应的?或者不适应怎么办? 据调查,完全不适应的很少。更多的孩子是不适应学习,成绩几十分的孩子,首先是时间安排和学习过程有问题,建议参照上面具体科目的学习理念,尽早安排预习和时间计划的安排。 人际和心理需要调整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当然,如果想让孩子找找学习的感觉,提前在暑假不妨报一个学前适应班,基本上个半个月,这样,科目知识的积累和找一找上小学的“班级”的感觉,这也就够了。 我们常年带从小升初,一直到高中的孩子,虽然“幼升小”,自己的孩子还没有经历过,但,从调查整理下来,也许“幼升小”,我们家长常常最需要了解的,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引发思考(上篇完)。 为了孩子,您作为“幼升小”的家长,这篇长文读到这里,足以看出家长的“用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起来看下一篇——“幼升小”你也许应该早知道的“深度逻辑思维”! 原创:小桐泡爸爸 公众号:小桐泡一家

当前网址:https://www.bjzy8.com/koyu/26047.html

 
你可能喜欢的: